top of page

幼兒語言學習黃金期

作家相片: La La LandLa La Land

已更新:2019年9月18日

多年來在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圈裡打滾, 「學語言黃金時期」一直是家長們熱議的話題, 「越早學英文越好?」也是家長們最愛問的問題!

根據ETS台灣在2018年的調查研究發現,近4成2的孩子在進入國小前就已經開始學習英文,檢視我們家長們自身學英文的時間,多數也都是在小學或是國中就開始學習英文,平均每個人學習英文的時間都至少有6年以上,但是我們的英文學好了嗎?原因真的是不夠早學英語嗎?

但其實觀察全球英語最流利的瑞典,他們也是小學才加入英語課程,所以學語言和開始學語言的年齡無關,真正有關係的是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習語言, 如同腦神經科學家洪蘭所言:「有血有肉的真人對話才能幫孩子學語言的腦動起來」,要讓孩子有學習語言的動機和熱情,才能真正幫助他們在學習語言的馬拉松競賽上跑得持久且完賽!

回歸到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究竟有沒有這個時期?以研究嬰幼兒學習第二外語的腦造影研究聞名的語言學家Patricia Kuhl 教授,認為學習新語言的關鍵年齡在0-7歲,大腦能以內隱式學習(implicit learning)方式學習語言,孩子在接觸外語的環境下,接受大量新語言的輸入(Input),就能在不需要老師解釋規則的教導下,自然而然學習該語言。這也就是許多人推崇幼兒盡早學外語的原因。

實際上,在美國和英國,一般幼兒會待至五歲(入學年齡)才正式學習語音和字母的對應關係。五歲前幼兒在語言的學習其實大多著重在音韻覺識(Phonological awareness)能力的養成,孩子在學習語言之前或同時,培養能辨別環境中聲音與語言的能力,即語音分析的能力,將能奠定他們日後進行各種語言學習的基礎。國內相關研究也證實,音韻覺識能力對未來閱讀能力呈現正向關係。

但目前多數的幼兒語言啟蒙教育仍以認寫字母和詞彙的英語教學為主,與幼兒用「耳朵」學習語言的途徑違背。生硬的字彙系統性教學對以玩樂中學習的幼兒來說是沒有效益,且容易剝奪他們學習動機與興趣,也無法協助音韻覺識能力的發展。運用多元語言音韻素材,結合生活體驗環境、搭配生理技能的模仿和操作遊戲,才真正能幫孩子建立精確、有品質的「音檔」資料庫,奠定良好的語言啟蒙基礎。


Copyright © 2019 La La Land 親子遊戲X共學空間。 保留一切權利。


138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幼兒大腦開發

0-6歲是幼兒大腦發展最重要的黃金時期! 幼兒一定要經過大腦開發訓練,才能幫助兒童智力發展嗎? 因為腦科學的興起,研究證實0-3歲是腦神經細胞增生最快速的時候, 3-7歲之後為了建立大腦資訊傳導迴路,大腦將會針對妨礙迴路網形成的細胞進行「修剪」也就是腦神經細胞減少的現象。...

Comments


©2019 by La La Land 親子遊戲 x 活動空間.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