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742bec_e35d3ed06ff242bca033bfbe475a4d68~mv2.png/v1/fill/w_940,h_788,al_c,q_90,enc_avif,quality_auto/742bec_e35d3ed06ff242bca033bfbe475a4d68~mv2.png)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742bec_fd7337858e194480a44c1442cc36b6aa~mv2_d_2950_1251_s_2.jpg/v1/fill/w_980,h_416,al_c,q_85,usm_0.66_1.00_0.01,enc_avif,quality_auto/742bec_fd7337858e194480a44c1442cc36b6aa~mv2_d_2950_1251_s_2.jpg)
Home: Welcome
About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拉拔一個孩子成長,需集結全村的努力)。
這是許多人在在談及教育、育兒議題,常會引用的非洲俗諺。這句話應該讓許多幼兒家長心有戚戚焉。只要照顧過一個以上嬰幼兒,就能深刻有感孩子總會有多變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以及大大小小的狀況讓照顧者應接不暇。
「如果能有人幫忙就好了!」這是許多主要照顧者心裡常吶喊的求助。
現今的育兒環境,不再像傳統社會有比鄰而居的親戚,或是熱絡緊密的鄰里互助可提供幼兒照顧的幫助。只剩下神(or豬)隊友間的相互支援,這對於一個需要大量真人的刺激、互動,大腦正積極萌芽發育的幼兒來說,是薄弱且不足的。孩子在三歲之前,只經歷過「寶寶—媽媽(主要照顧者)」這個人際模式,欠缺「寶寶—其他大人」、「寶寶—其他小孩」等等模式,容易讓孩子安全感只建立在媽媽(主要照顧者)身上,所有情緒與需求都只仰賴媽媽(主要照顧者)解決,容易變成高需求寶寶,日後進入團體生活也需要較長的適應期。
「打造一個親子能學習、遊玩、社交的園地」是我們想做好的唯一一件事。
我們希望來到La La Land的孩子不是來上課、開發才藝,而是快樂探索找到同伴,透過語文、藝術、文化、體能、律動等主題活動再加上孩子們一起遊戲的方式,讓他們建立夥伴關係,進一步協助發展對自我的認識和人際互動概念。
養大一個孩子,無庸置疑需要許多資源與人力,讓La La Land陪你一起珍愛每一刻親子時光。
![]() | ![]() | ![]() |
---|---|---|
![]() | ![]() |
Home: About Us
Mission Statement
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親子友善且安全的空間,提供多元的主題活動,
讓每個來La La Land的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環境下有更多探索、學習的機會。
孩子需要怎樣的感官探索活動請讓我們來準備、讓我們來苦惱,來La La Land 只需要盡情享受每一刻珍貴的親子時光!
Home: Our Mission
Home: Contact
bottom of page